剖析企业不注重员工培训的理由

简介: 文章指出企业运营中不少企业不重视员工培训,原因有多个维度。成本上,直接培训成本及员工培训期间影响工作的间接成本让企业顾虑;时间上,协调工作与培训时间难,课程时长也难安排;效果评估复杂,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判断培训是否值得;员工流动率高,企业怕培训后员工离职致损失;部分管理者观念有误,只重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忽视培训是短视行为,企业应转变观念,合理规划,提升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的运营中,员工培训本应是提升团队素质、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现实里却有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并不重视。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探究一下企业不注重员工培训背后的那些理由。

成本考量维度

企业运营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盈利,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员工培训无疑会产生一系列成本,包括培训师资费用、培训场地租赁费用、培训教材资料费用等。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或者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资金本就紧张,每一笔开支都需要精打细算。在他们看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拓展、产品研发等直接能带来收益的项目上,似乎更为划算。例如,一家初创的科技公司,可能会把资金集中用于购买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招聘高端技术人才,而认为员工培训是一项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回报的支出,从而选择忽视。

除了直接的培训成本,还有间接成本也让企业有所顾虑。员工参加培训意味着在培训期间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导致工作进度延迟,影响企业的短期业绩。比如,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工人参加培训,生产线的产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这对于按时交付订单可能会造成压力。而且,如果培训效果不佳,员工没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中,那么之前投入的培训成本就相当于打了水漂,这也是企业在考虑是否开展员工培训时会权衡的重要因素。

时间安排维度

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生命。企业的日常运营节奏紧凑,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安排员工参加培训,就需要协调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培训时间,这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以一家电商企业为例,在促销活动期间,员工需要全力以赴地处理订单、客服咨询等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培训。如果强行安排培训,可能会导致员工在工作和培训之间疲于奔命,不仅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工作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也需要精心策划。如果培训时间过长,会占用员工大量的个人时间,引起员工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员工流失。而如果培训时间过短,又无法让员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些企业尝试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开展培训,但这会让员工牺牲休息时间,长期下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而且,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工作时间和工作特点各不相同,要统一安排合适的培训时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企业不注重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原因。

效果评估维度

企业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希望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和回报,员工培训也不例外。然而,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用简单的指标来衡量。培训效果可能不会在短期内直接体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应用才能逐渐显现。比如,企业为销售人员开展了沟通技巧培训,销售人员可能不会马上在销售业绩上有显著提升,因为销售业绩还受到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准确判断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是否值得投入成本。

此外,目前市场上缺乏统一、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标准和方法。不同的培训课程、不同的培训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这让企业在评估培训效果时感到无所适从。有些企业可能会采用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培训效果,但这些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员工对培训知识的记忆和表面的满意度,无法真正衡量员工是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而且,即使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培训效果评估,得到的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使得企业对培训效果的信心不足,从而降低了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

员工流动维度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员工流动率较高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担心为员工提供培训后,员工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职,从而导致企业为他人做了嫁衣。比如,一家互联网企业花费大量资源为员工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员工在掌握了新的技术和技能后,可能会被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企业挖走。这样一来,企业不仅损失了培训成本,还可能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对于一些核心岗位的员工,企业更是不敢轻易投入培训,生怕培训后员工的离职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而且,员工离职后,企业还需要重新招聘和培训新员工,这又会产生新的成本和时间成本。新员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效率可能会比较低。因此,企业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可能会选择不注重员工培训,而是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员工,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培训成本和员工离职带来的不确定性。

观念认知维度

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员工只要能够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就足够了,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培训。在他们看来,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遇和产品优势,而不是员工的素质提升。比如,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企业管理者,习惯于按照以往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运营企业,认为员工只要熟练掌握现有的生产工艺就可以,对于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培训并不重视。这种观念导致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存在短视行为,只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员工培训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源。然而,从长远来看,员工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这些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将目光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从而导致企业不注重员工培训。

综合来看,企业不注重员工培训的理由涉及成本、时间、效果评估、员工流动和观念认知等多个维度。虽然这些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忽视员工培训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通过有效的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培训成本和时间,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员工流动带来的风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享至: 微信 朋友圈 链接 QQ 微博

绚星,开创数字化企业学习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