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急救基础知识
急救基础知识是新员工救治培训的基石。这包括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结构,如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因为这有助于在急救时准确地进行操作。例如,知道心脏的位置才能正确地进行胸外按压。同时,要学习常见急症的症状和初步判断方法,像中暑、触电、溺水等。以中暑为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体温升高等症状,新员工需要能够快速识别这些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此外,还需要掌握急救的基本流程和原则,如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先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再进行急救操作。比如在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再对伤者进行救助,避免自己也触电。
2.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是救治培训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当有人心脏骤停时,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时间。新员工要学习正确的胸外按压方法,包括按压的位置、频率和深度。一般来说,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深度至少为5厘米。例如,在模拟演练中,新员工需要反复练习,以确保能够准确、有力地进行按压。
同时,还需要掌握人工呼吸的技巧,如如何开放气道、如何进行口对口吹气等。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术需要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配合进行,通常是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3. 创伤救护
创伤救护也是新员工救治培训的重要部分。这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技能。在止血方面,要学习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方法,如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等。例如,当手指受伤出血时,可以用手指按压受伤部位的近心端进行止血。对于伤口的包扎,要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绷带、三角巾等,并掌握正确的包扎方法,以防止伤口感染和进一步出血。
在遇到骨折等情况时,要学会正确的固定方法,避免骨折部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搬运伤者时,要根据伤者的伤势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担架搬运、徒手搬运等,确保伤者的安全。
4. 特殊情况应对
除了上述常见的急救内容,新员工还需要学习一些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法。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进行火灾现场的急救,如如何避免吸入浓烟、如何处理烧伤等。如果有人被烧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烧伤程度。
另外,对于一些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等,新员工要了解基本的防护知识和应对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进行手部消毒等,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