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培训新员工发圈说说搞笑,分享培训趣事赢点赞

简介: 作者分享培训新员工的趣事。新员工初印象各异,有好奇探索绿植的,也有紧张到自我介绍声音极小的。培训中,有人难消化知识,打瞌睡、误解术语。互动环节状况不断,团队合作配合混乱,问答回答闹笑话。不过新员工也不乏创意,案例分析思路清奇,团队展示编排短剧。培训结束后还有“后遗症”,有人自言自语重复内容,有人工作时喊口号。培训虽有问题,但充满惊喜欢笑,培训者应以包容鼓励心态助其成长。

嘿,家人们!今儿个要去培训新员工啦,这事儿啊,就跟开盲盒似的,不知道会遇到啥样的“小可爱”。接下来就跟大家好好唠唠这培训新员工过程中那些搞笑又有趣的事儿。

新员工的奇葩初印象

当新员工们第一天踏入公司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群小鸭子闯进了大池塘。有的新员工眼神里满是好奇,东瞅瞅西看看,仿佛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记得有个小伙子,一进来就被公司的绿植吸引住了,围着那盆绿植转了好几圈,还小声嘀咕着:“这是啥品种啊,长得真奇怪。”那专注的样子,仿佛培训的事儿都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有些新员工则是紧张得不行,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走路都小心翼翼的。有个小姑娘,自我介绍的时候声音小得跟蚊子叫似的,我使劲儿竖着耳朵才勉强听清她在说啥。看着她那紧张的模样,我心里直乐,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入职时的青涩模样。

培训中的知识“消化”难题

在培训过程中,给新员工们讲解专业知识就像是在给他们喂“精神食粮”,可有些员工消化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我在讲解公司的业务流程时,有个员工的眼神就开始逐渐迷离,脑袋一点一点的,就像在打瞌睡。我故意提高音量,想把他从“梦乡”中拉回来,结果他猛地一抬头,眼神里满是迷茫,估计还在想我讲到哪儿了呢。

还有些员工对一些专业术语理解得那叫一个“别具一格”。我提到“大数据”这个词,有个员工居然举手问我:“老师,大数据是不是就是很多很大的数字啊?”这让我哭笑不得,只能耐心地给他解释大数据的真正含义。看来,让新员工们真正理解这些专业知识,还得费不少功夫呢。

互动环节的欢乐闹剧

为了让培训不那么枯燥,我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有一次玩团队合作的游戏,要求大家分组完成一个任务。结果有一组的成员之间那配合,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一个成员说要往左走,另一个成员偏要往右走,大家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整个小组都乱成了一锅粥。看着他们那着急又无奈的样子,其他小组的成员都笑得前仰后合。

在问答环节也有不少搞笑的事儿。我问了一个关于公司历史的问题,有个员工站起来回答,结果把公司成立的时间说成了自己出生的年份,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不过,通过这些互动环节,大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了,培训的氛围也轻松了不少。

新员工的“创意”表现

新员工们的创意有时候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在一次案例分析的作业中,有个员工的思路简直清奇。别人都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他却另辟蹊径,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虽然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创意和大胆的想法还是值得肯定的。我在点评他的作业时,忍不住调侃他:“你这是从外太空来的思维吧,太有创意了。”

还有在团队展示环节,有一组新员工为了让展示更生动有趣,居然自己编排了一个小短剧。他们把公司的业务融入到剧情中,表演得有模有样,虽然演技还有些青涩,但那份用心和创意让大家都为之喝彩。这些新员工们就像一颗颗充满潜力的种子,只要好好培养,未来肯定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培训后的“后遗症”趣事

培训结束后,新员工们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后遗症”。有个员工可能是培训时太投入了,回到工位上还在自言自语地重复着培训的内容,就像着了魔似的。同事们看到他那模样,都忍不住打趣他:“你这是被培训知识附身啦。”

还有些新员工对培训中的一些口号念念不忘,在工作中时不时就喊上两句。有一次在团队讨论时,一个员工突然喊了一句培训时的口号,把大家都吓了一跳,然后大家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整个办公室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些“后遗症”虽然有些搞笑,但也说明培训在他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培训新员工的过程就像一场充满惊喜和欢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新员工们的青涩和懵懂,也能发现他们的创意和潜力。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搞笑又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培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作为培训者,我们要以包容和鼓励的心态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新员工会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分享至: 微信 朋友圈 链接 QQ 微博

绚星,开创数字化企业学习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