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确培训类型与学时计算标准
不同类型的培训,学时计算标准不同。例如,线上视频课程培训,通常以视频实际播放时长为准。如一门30分钟的线上营销课程,学时就是0.5小时。而线下集中授课培训,要算上课程讲解、课间休息等总时长。一场上午9点到12点的线下管理培训,扣除半小时休息,学时为2.5小时。
绚星企业培训平台能清晰区分不同类型培训,自动按照标准计算学时,为企业和员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2. 考虑培训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培训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也会影响学时填写。简单的基础培训,如新员工入职的企业文化培训,可能1 - 2小时就能完成。但像专业技能提升的编程培训,由于内容复杂,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比如一个为期5天,每天6小时的编程高级培训,总学时就是30小时。
绚星平台的岗位能力模型功能,能根据不同岗位培训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合理规划学时,让培训更科学。
3. 结合培训目标和效果评估
培训目标和效果评估是填写学时的重要依据。如果培训目标是让员工掌握某项技能并能熟练应用,那么学时就要保证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实践。例如,企业开展的销售技巧培训,目标是让员工能独立完成客户谈判,可能需要安排10 - 15小时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
绚星的智能学习报表功能,可以实时反馈员工的学习效果,企业能根据效果调整培训学时,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
4. 遵循企业内部规定和行业标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学时规定,同时行业也有相应的标准。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和行业要求填写学时。比如,金融行业对员工的合规培训有明确的学时要求,企业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绚星企业培训平台熟悉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能帮助企业准确填写学时,避免违规风险。
5. 记录培训过程中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培训中的互动和实践环节也应计入学时。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操练习等。一场2小时的培训,其中有半小时的小组讨论和1小时的实操练习,这些时间都要算进去,总学时就是2小时。
绚星的学习社区功能,能记录员工在互动环节的参与情况,为准确填写学时提供依据。